[快報] Perlisten CTO Erik「我們不做千篇一律的音響設計」Home Cinema Choice訪談記錄

Mark Craven與Perlisten的CTO Erik Wiederholtz討論了該公司最新的超重低音、自動EQ均衡器以及為潛艇製造揚聲器的故事…
美國音響品牌Perlisten Audio於2020年推出首款產品,正值全球疫情期間。儘管起步艱難,但該公司作為全球首家出售獲得THX Dominus認證揚聲器和超重低音的品牌,迅速成為高端音響領域的佼佼者,其產品線現已覆蓋Hi-Fi、家庭劇院、定制安裝。在試聽新款R18s超重低音之前,Home Cinema Choice與Perlisten CTO(全球技術長) Erik Wiederholtz進行了對話。
從R18s超重低音開始,這是你們首款搭載18吋單體的超重低音,你們是什麼時候開始研發的?
我想那大約是一年前。當我們開始考慮這款產品時,市場上有對更低價格產品的需求。我們確實是一個高端品牌,但我們堅信物有所值,確保我們提供的產品能真正帶來與其價格相符的價值。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一點,那就不應該推出這款產品,或者我們需要繼續研究以實現這一目標。
R18s是一款非常超值的超重低音,具備18吋單體的輸出能力。因此,我們開始了這個計畫。它完善了從R10s開始的整個系列,並且由於市場需求,我們還在考慮增加一款R8s,搭載8英寸單體。
想必你們必須從頭開始設計這款重低音的單體?
是的,這是我們產品線之前尚未開發的部分,我們是從頭開始設計,從音圈的線性度到彈波和橡皮懸邊的模擬模擬設計。再透過Klippel近場掃描器進行驗證,也就是使用真實世界的數據。我們以為我們得到的結果,是真的得到了嗎?因為這才是現實世界中的魔法。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所有模型都是錯的,但有些是有用的」。所以,當你進行模擬時,你真正得到的是:「這些就是我想製作的東西嗎?這些真的是最終成品嗎?」這就是Klippel的用武之地,它確保我們正在實現我們的目標。

Perlisten的R18s超重低音採用了全新設計的18吋單體和1000瓦的D類DSP擴大機模組
DSP平台是否與你們的旗艦D系列相同?
完全相同。我們沒有降低任何處理器或處理能力。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研發的,由我們的DSP和電機工程師Stephen Mascenik負責。
我們在內部做了很多工作,並且在限幅器等方面做了一些不同的處理,這很有趣。但從D系列到R系列我們沒有降低任何標準。唯一的差異是我們採用了單輸入設計,即:單RCA口和單XLR口。
這實際上是唯一的區別(在DSP方面)。內部功放平台的功率輸出能力降低,R18s的功率為1000瓦。但我們仍然使用Steve設計的相同的D類功放模組,我們也設計了自己的電源。
一旦超重低音完成了建模和製造,你們在評估過程中會播放哪些電影或音樂?
總是有一些嚴酷測試。在次聲波頻率下會發生什麼事?這些頻率下的失真情況如何?但我們已經非常擅長透過測量來驗證這些測試。
當你做了足夠多的產品後,你會開始說:“如果我不能重現這個片段,那我知道我會在這段音樂或電影場景中遇到問題”,比如某個電影場景或者是16Hz的砲擊聲,又或者是其他任何的情況。例如《Lucy》中的一些次聲波片段,或是其他類似的場景。
那麼,它的限幅效果好嗎?是否會出現過多的失真?我們的限幅器設定可能比大多數人的要低,而我們啟用這些限幅器的方式使我們不會產生太多失真,因為限幅器顯然會帶來失真。當你在壓縮訊號時,可能會產生比自然狀態下更多的失真。
你們的所有重低音都有APP控制和手動校準功能。是否有計畫增加自動EQ均衡器?
這是個好問題。最初開發時,我們曾考慮過是否應該這樣做。因為顯然,像我們D215s這樣的超重低音,通常會有安裝人員來進行EQ均衡器調節。儘管我們的客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專業用戶和DIY用戶,可能比我們最初預期的DIY用戶要多,但在家庭劇院中,通常會有低頻管理,音視頻處理器帶有某種控制/濾波設計。
雙聲道世界則有些不同,對吧?我認為許多雙聲道發燒友最大的擔憂是:「我要從數位訊號轉回類比訊號。」但所有的功率、參數均衡、相位控制,以及高達100毫秒的純延遲……有很多方法可以將這些功能整合進來,並模擬地使超重低音或多支超重低音在房間中移動。透過DSP和超頻循環,我們以比實際需求更快的速度運行DSP。因此,我們使用我們所知道的所有技術,以確保無論進行多少處理,重低音的延遲都非常小。

該品牌的所有揚聲器都採用了中/高音單元指向性控制(DPC)陣列
通常,雙聲道用戶會說:「我希望我的超重低音在視覺上放在這裡,也許兩隻超重低音放在主揚聲器之間,又或者都放在角落裡。」但實際上,這樣在房間中所激發的模式完全相同;超重低音可能更適合放在側面或後部三分之二的位置,但視覺上他們不希望它在那裡。你可以透過純延遲來模擬這一點,例如:「從我的座位到那個超重低音的延遲是5毫秒,而離我座位更近的超重低音是3毫秒,我可以通過純延遲將超重低音模擬地移到角落裡。」現在,你正在混合並激發不同的模式,可以混合併平均頻率響應。這就是2.2聲道的完美世界。
我們相信,EQ均衡器始終是一種改進。如果房間中有共振,由於駐波或其他原因,透過EQ均衡器可以將其降低。但許多重低音的EQ均衡器處理…大多數只是花哨的自動EQ均衡器,實際效果並沒有那麼好。
這絕對是我們未來考慮的方向,因為我認為這確實有價值,尤其是在2.1或2.2聲道系統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說:「是的,這是一個優勢。」所以我認為這是我們想要走的方向,研究自動校正,但要做得更好。
這會在APP中實現嗎?
是的,我認為這會在APP中實現。你知道,很多這類產品中使用的麥克風並不太好。我曾經設計過麥克風,低頻的相位誤差非常大,所以像我們在許多AVR前級擴大器或可調超重低音中使用的廉價電子設備,帶來的誤差可能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
有些家庭劇院愛好者希望自己調試超重低音EQ均衡器,而不是由AVR前級功放去處理。他們希望有機會進行測量並查看發生了什麼…
很多人喜歡這樣做。然後我幾乎有同樣多的雙聲道用戶,我會在電話中與他們交談並說:「如果你願意,你是否擅長進行測量?你是否使用過REW?因為這需要學習曲線,需要一些時間。所以不要感到沮喪。」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但我們確實知道這仍然有需求。
能告訴我們今年春天在慕尼黑高階音響展上展示的嵌入式超重低音嗎?它什麼時候推出?
這是個好問題。我們還需要進行一些開發,主要是完善單元。它非常薄,有八個8英寸單元,採用推挽配置,全鋁外殼。它是一種力抵消設計,你可以把手放在上面,感受到巨大的輸出,但幾乎感覺不到振動。
它可以嵌入式安裝,也可以壁掛安裝,我認為這對於透聲幕布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因為只需將其安裝在牆上。它的深度約為10英寸,適合美國市場的2×10英寸牆柱。這在英國市場可能不是一個大問題,因為你們的建築方式不同。它也可以水平放置在螢幕下方。很多人對我們外擺超重低音的抱怨是它們太高了,如果左右空間有限,可能無法放在螢幕下方,這樣會影響視覺效果。而嵌入式重低音揚聲器,你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垂直放置,甚至可以組成陣列。
對於我們的外擺型號來說,它的輸出相當於我們的D212s,幾乎是我們頂級的超重低音。巨大的輸出,遠超過市場上其他嵌入式超重低音。
你們的網站鼓勵人們成為“Perlistener”,你們的客戶群是什麼樣的?
我們有很多客戶,我可以說幾乎30%到40%是雙聲道和AV用戶,但我們看到很多客戶擁有雙聲道系統,並希望將其與家庭劇院的設備完全分隔開來,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設備的DAC數模轉換器和採樣率,以及所有他們想要的東西都不夠好。他們希望在雙聲道系統中擁有這些功能,並希望輕鬆地將兩者整合……所以我們認為在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未來有一些好主意,可以讓這件事變得更簡單。

2023年推出的S7t限量版對品牌旗艦落地式揚聲器的喇叭單元進行了升級,並增加了碳纖維側板和手工精選的分頻器組件
最後一個問題:你們最初是從外擺揚聲器和超重低音開始的,但現在已經進入了定制安裝市場。這是你們一直以來的計劃嗎?
這是公司從一開始就在考慮的事情。我們都是有超過25年音頻設計師從業經驗的老手,有些人甚至更久。我們在很多地方工作過。我們曾經的從業經歷從「這必須是一款100美元的揚聲器」做到了現在的水平。所以,包括太空站上、潛水艇外的揚聲器。我們做過商業項目,也做過汽車項目。
等等,你剛才說太空站上的揚聲器?
是的,沒錯。還有坦克車等。潛艇上的揚聲器在外部,它們必須能夠彈出並仍然工作。它們在甲板上很有用,你知道,可以用於發布他們需要發布的公告。它們絕對不是高保真的,但它們非常耐用!
我們在音響領域幾乎沒有什麼沒接觸過的,這給了Perlisten許多進入不同市場的選擇。所以進入客製化安裝市場絕對是我們的一個發展方向,對吧?作為一個新品牌,你不可能立即進入每個市場或領域,你需要逐步發展。我們絕對是一家有機生長的公司。這是我們所相信的。一步一步成長,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如果我們不能提供更好或獨特的東西,那我們為什麼要做呢?我們不想做跟風產品。
技術服務諮詢
M&K Sound台灣總代理 愷銳音響 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2號2樓 | 電話:02-2726-1286
台中展示中心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709號 | 電話:04-2258-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