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M&K SOUND S300 全球首演

M&K SOUND 新旗艦級喇叭S300 系列

M&K Sound 擁有超過40年研發製造專業喇叭的歷史,在1973SteelyDan 正要進行「Pretzel Logic」專輯的混音工作時,他發現當時使用的鑑聽喇叭輸出能力不足,於是向 M&K 提出需求,於是原廠為他製作了全世界第一款超低音喇叭,到了1974M&K 公司正式成立,所有的產品包括鑑聽喇叭與超低音喇叭全部都是專業用製品。

1970年代至今,他家的製品廣受專業界肯定,美國各大影業公司幾乎都在使用,包括 SONY影業、華納、派拉蒙、福斯、環球、迪士尼在內,多聲道規格的制定者 Dolby dts 也是用家。M&K Sound 總裁 Lars Johansen 表示:到底有多少頂尖的專業者使用他們也難以估計,很多時候都是在電影結尾跑字幕的時候他才發現 M&K 的名字出現在上面。

該廠在專業領域的成就在1995年後達到另一個高峰,1995年旗艦鑑聽喇叭S-150」上市、2000S-150的主動式版本「MPS-2510P」登場,使用這些製品的影業公司先後拿下了奧斯卡的音效技術獎項,包括黑鷹計畫、珍珠港、魔戒系列、芝加哥、超人特攻隊與金剛,以這些大片的製作成本,製作單位要買多貴的鑑聽喇叭來用都沒有問題,但是這些專業者卻都選擇了價格並不貴的 M&K Sound,這就足以說明「錢不是問題、性能才是關鍵」。

 

兩年前啟動計畫、研發將「M&K 之聲」提昇到更高境界的新旗艦系列

S-150 誕生至今只有一次改款、成為「S-150 MK」,近20年間150系列身為 M&K Sound 旗艦製品的地位從未改變,一直到兩年前原廠決定要作出突破:希望研製出聲音更純粹、真實,能夠將「M&K之聲」提昇到更高境界的新製品,而且 S-150 原本的設計目的是作為錄音室的「近場鑑聽」喇叭,原本以專業用作為開發方向,但是後來卻受到眾多音響玩家的喜好、使用在更大的空間,所以新製品的開發不僅要作出「質的提昇」、還要有「量的提昇」,讓新款製品擁有輸出更大音壓的能力、適用於更大的空間。

M&K SOUND 新旗艦級喇叭S300 系列首演

兩年前構想的製品就是這次全球首演的S300」系列,首演與媒體發表會的日期分別是在418日與19日,地點位於正在舉辦「SIAV上海國際高級Hi-Fi音響展」的上海展覽中心東二館,受邀者包括台灣、大陸、韓國、印度、泰國與新加坡的媒體與代理商。據當地協辦人員表示,這個展演廳的大小「號稱」190平方米,保守估計也有150平方米(約50坪)以上,在這麼大的空間作動態展示,每聲道(超低音聲道除外)竟然都只用一支喇叭,真是好大的膽子!重點是418日的首演場中不僅滿座、參觀者還從走道塞到門口,估計裡面有100人以上,現場觀眾的反應與認真的神情、足以說明 S300系列已經「Hold住全場」,S300系列既不是「巨怪」、更不是PA喇叭,怎能有這麼大的能耐?

 

Miller & Kreisel」全名上身、頂級製品的身份象徵

S300 的性能讓我們印象深刻,很顯然這款製品在設計與元件的選用上下足了功夫,使這款喇叭在系統上展現出平坦的響應、非常高的輸出與極低的失真。」

以上的這段話是出自擔任 THX testing manager Mike del Santo

S300系列通過了 THX Ultra2 的認證,而S300「系列」當然不是只有一款製品,家族成員包括 S300鑑聽喇叭、S300T 環繞喇叭以及 MP300 壁掛鑑聽喇叭。最新的 S300 取代了 S-150 系列的旗艦「地位」,經典的S-150系列退位變成「二當家」、仍會持續生產。Lars 特別說明這回 S300 系列啟用了Miller & Kreisel這個全名,只限定使用在今後的頂級製品、相當於「Signature」,這次就是將全名壓在 S300 monitor 高音陣列的金屬前板、印在背板的銘板上。

 

純正丹麥血統

M&K Sound CEO Per Becher 表示:為了把 S300 系列作得盡善盡美,所以他們堅持從製品設計、單體研發、單體製造、箱體製作、分音器、組裝完成到測試,全部都是在丹麥,所有與300系列相關的廠商與人員都在距離 M&K Sound 原廠一小時左右的車程範圍之內,主要協力廠商是聞名全球的丹麥單體廠 Scan-Speak,在 M&K 原廠工程師中,就有曾經在該廠任職十多年的單體研發人員,S300系列使用的單體並不是用 Scan-Speak 既有的常規製品、而是專為300系列特別生產的訂製品M&K Sound Scan-Speak 兩方可以充分溝通(沒有語言隔閡),特別指定特定單體元件的材質、構造以及單體尺寸,先作出單體試作品、隨即對單體進行儀測,並且將單體組裝成喇叭、讓當地的專業用家先行試用並給予建議。「丹麥製造」則利於就近監管製作品質。

Lars Johansen 說得很老實:M&K Sound 不會用「非常昂貴的材料」作出「非常昂貴的喇叭」,他們希望讓玩家與專業用家能買得起Per Becher 在會後的專訪中表示:光是指定單體組件的「配方」、材質與高音振膜的口徑,從單體的樣本製作、儀測到試聽(有資深錄音師與製作人協助並給與意見),不滿意再改變配方調音、重新打樣、測試到滿意為止,足足就花了一年時間。

M&K SOUND 新旗艦級喇叭S300系列全球首演

 

由新款高音單體與一體式前板組成的3高音陣列

S300系列各款製品的體型都比S-150系列大了一號,從單體的配置與發聲方式來看,S300 鑑聽喇叭與 S-150 同樣是採取3高音單體組成高音陣列,再加上兩支中低音單體,乍看之下似乎是「換湯不換藥」,然而實際上S300S-150的單體、箱體與組裝方式完全不一樣

在高音方面,新款的高音單體採取空氣動力學設計、針對振膜後方的氣流作控制,相關部份包括 T-York 的形狀、阻流器、後方的氣室與阻尼材料,他們還特別要求 Scan-Speak 作出輕量化的音圈、使單體的反應更敏捷,而新高音單體不僅擁有更好的高頻上段延伸(可平坦延伸至 22kHz)、同時也大幅降低了高音下段的失真率。先前我在本刊就曾經為各位說明過:現在頂級喇叭使用的高音單體高頻段的延伸未必比兩三年前更寬廣,最大的改善幾乎都是在降低高頻下段的失真率,因為此處是人耳聽覺最敏銳的頻段,這裡的失真率低、就能讓音質表現顯著提昇,S300系列的高音單體亦是如此,它與中低音單體之間的分頻點約為 1.5kHz(確實的數值Lars說他會補給我白皮書再作確認),行家看到這麼低的分頻點,應該就知道這款高音相當厲害。 

另一個從外觀就能察覺的改變是在高音的前板,過去「3高音陣列」是把三個高音單體各自用螺絲固定在喇叭面板上,這回 S300鑑聽喇叭與 MP300 則有開發的一體式前板,三個單體先加上抗共振墊片、鎖在這塊以鋁鑄成、既厚又硬的前板上,因此高音單體的本體振動被充分抑制、受到中低音單體振動的影響也非常低,最後再從後方把這個裝著3高音陣列的鋁鑄前板鎖在面板背面,所以從正面看不到一根螺絲Per還提到一個重點:過去 S-150高音陣列單體相鄰的部分貼上吸音棉塊是基於近場鑑聽的考量,以此控制高音發聲的垂直擴散角度以減少反射音成分,若是作為家用就可以不貼,新款的 S300鑑聽喇叭在出貨時先不裝上吸音棉塊,但他們也有附上,用家若有需要再貼上即可。

 

M&K SOUND 旗艦級喇叭S300系列 S300T MP300

M&K 史上最大口徑的中低音單體

S300 系列的中低音單體也是委由 Scan-Speak 生產,原本 S-150 配備了兩支5.25PP音盆單體,S300 monitor 每聲道用兩支訂製的6.5吋玻璃纖維音盆單體,音盆材質的改變使剛性變得更高、加上聚合物塗層吸收表面振動,單體框架則是按照 M&K 的要求以鋁合金製成,配備鋁短路環與「有開孔的」輕量化音圈筒以提高動態與解析度M&K 的所有喇叭向來都是採取密閉箱體設計,所以此單體的懸邊是以高氣密性的SBR(丁基橡膠)製作而成。兩支中低音單體以實心鋼製框架緊密地鎖定在面板的背面,因此在喇叭正面看不到一顆螺絲。

6.5吋對 M&K Sound來說,已經是該廠喇叭「史上最大口徑」的中低音單體了,它讓 S300 monitor 的低頻可平坦延伸至 60HzS-150則為 80Hz),其實原廠還有能力讓這款喇叭的低頻延伸得更低,但他們認為要用主動式超低音喇叭才會有「完整的」極低頻與較低的低頻下段失真,因此S300系列建議搭配X系列的X12超低音喇叭,S300低頻只負責「能確保良好控制力與低失真率」的60Hz以上S300T MP300 則比照 THX標準(低頻平坦延伸至80Hz)。

令人激賞的箱體結構 

我認為 S300系列的箱體結構是非常令人激賞的部分,它們採取了罕見的「箱中箱」、也就是「內外雙箱體」的結構,兩個箱體都是以澳大利亞生產的高品質MDF板製成,「內箱」的厚度為 9mm、「外箱」厚度則有 12mm,內箱與外箱之間用焦油(非常黏稠的膠狀物)填滿、厚度有 5mm,因此從內箱、焦油到外箱的「三明治箱體」每一面箱板的總厚度足足有2.6公分。

在箱體結構中,我認為加入「焦油層」是非常高明的設計,因為這個軟材料以吸收箱板振動、阻絕內外之間箱板振動的傳導,因此在喇叭高輸出狀態下,承受巨大背波能量的內箱振動會被焦油層「吃掉」、不會傳到外箱造成音染;高音陣列與低音單體都是固定在「內箱」,所以它們工作時的本體振動也會被焦油層吸收隔離。這麼講究的箱體作工,就是為了把箱體振動的雜音徹底消除,所以 S300系列的聲音才會那麼純粹而真實、沒有雜質。我很好奇:內外兩個箱體之間的焦油是怎麼加進去的呢?Lars 說這是在箱板製作時就完成了,先拿一塊MDF板、上面均勻加上焦油,再把另一塊MDF板蓋上去,說得簡單點,就像是兩塊土司麵包(MDF板)中間夾果醬(焦油),先作好「三明治」、再以它為材料作成箱體,如果其他廠商想要作「更安靜的箱體」,這一招很值得學習喔!

M&K SOUND 新旗艦級喇叭S300全球首演動態展示

壁掛鑑聽喇叭「MP300

MP300 On-Wall 鑑聽喇叭並沒有在這次展出之中亮相,它其實就相當於 S300 鑑聽喇叭的「壁掛版本」:包括所有單體的種類與數量、箱體製作的工法與組裝方式全部都和 S 300一樣,建議擴大機功率同為25500瓦。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箱體:MP300 的長寬與 S300 相同,深度則是從 S300 33 公分縮減到 18 公分,因為箱內容積減少的緣故,因此它的低頻延伸能力是到 80Hz、仍符合 THX標準。MP300 的面板作略為向下傾斜的俯角,主要是基於專業使用的考量,在錄音室實際裝設時它的壁掛位置略高於頭部、讓它的發聲可以閃過 console 的頂部。MP300 也可以作為家庭劇院使用、可節省可觀的擺放空間,它承受高功率、能輸出巨大聲音能量的能力絕非多數壁掛喇叭可比,這款製品有黑、白兩種外觀,白色外觀的 MP300 更適合搭配淺色壁面的空間。

三向發聲環繞喇叭「S300T

絕大部分環繞喇叭的發聲面最多只有兩個,不是 Bi-polar 就是 Dipole(前者居多),M&K 很早就已經開發出三面發聲的Tripole環繞喇叭:正面發聲面朝向聆聽區域、提供多聲道系統「後半場」精準的音像定位,兩側的發聲面則能營造出超乎尋常的包圍感。先前推出的 S-150T 就是採取這種設計,喇叭的正面是二音路,兩側各用一支3.5吋單體全音域單體,這回 S300T 正面使用的單體與S300使用相同款式,兩側再裝44吋全音域單體,不僅單體的性能提昇、數量更多、尺寸變大、還能承受400瓦功率,只要用一對,它們輸出的聲音能量與包圍感幾乎就等同於使用四支或六支單面發聲環繞喇叭組成的環繞喇叭陣列。在外觀方面 S300T 同樣有黑、白兩色可選。

 

M&K Sound 旗艦系統真令人期待!

在這次的現場採訪中,我有驚訝、也有一點遺憾。我驚訝的是現場配備了11.4聲道喇叭,除了超低音喇叭以外,每聲道都只用一支 S300 S300T 就能承受大功率多聲道後級的推力、搞定超過50坪、兩層樓高的大場子;遺憾的是 X12 未能到場,Lars X12才到本地代理商就被一掃而空,原廠出貨到此又「卡關」,緊急從香港調貨結果還是趕不上,結果 M&K Sound 超低音「老大」沒來,派上四支MX-125,空間超過50坪啊!平均一支超低音喇叭至少要吃13坪,如果上台的是四支 X12,低頻能量可望翻倍、還能釋放出2025Hz「飽滿的」極低頻能量。

我相信再過不久「S300系列配X12」的 M&K Sound 旗艦系統就會在台灣與玩家們見面,這是因為台灣代理商愷銳對 M&K 深具信心,還沒有「耳聽為憑」、只知道他家要出「超越 150系列」的 300系列就決定下單了,先下單應該就會先到貨吧!在發表會後,我與本刊主筆廖斐森兄還對 Per Lars 進行專訪,我已將訪談重要部分寫進前面的內容當中,我們也問到原廠進行中的計畫,因為我和廖兄都想到 S300可能會出「主動式版本」,但他們對此語帶保留,因為他們希望在新製品「確定研發成功」(對性能完全滿意之後)才釋出訊息、不要讓玩家苦等。我們還問到 M&K Sound 有無可能研發 Wi-Fi USB Audio 喇叭?Lars表示:Wi-Fi 喇叭都是主動式、至少也要接電源線,所以也不是完全「無線」,USB Audio 也暫時不考慮,因為 M&K的專業就是在喇叭、他們只想專注在喇叭的技術持續精進、不斷提昇性能,目前 M&K Sound 已經有一些新計劃接近研發的收割階段,在今年還會有新製品登場。

M&K SOUND 新旗艦級喇叭S300與S150差異

技術服務諮詢

M&K Sound台灣總代理 愷銳音響 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2號2樓 | 電話:02-2726-1286

台中展示中心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709號 | 電話:04-2258-1918

相關文章

[器評] 瑞典PRIMARE Audio Grade:SC15 Prisma「數位串流前級擴大機」2022年最佳產品

As our recent reviews have attested, quality hifi is no longer just a metaphor for industrially sized separates and traditional passive speakers. Often our real world homes and listening preferences mean our systems need to blend into our surroundings, rather than compete with them.

[器評] 瑞典PRIMARE Home Cinema最佳推薦!SPA25 Prisma 「九聲道環繞綜合擴大機」榮獲EISA 2023-2024 劇院擴大器 最佳產品獎

Mark Craven is blown away by the music and movie skills of Primare's luxuriously styled nine-channel AVR

[器評] 瑞典PRIMARE Hifi Choice最佳推薦!NP5數位串流機帶給你黃金時間

Don’t be fooled by the small size and plain design, Primare’s new streaming bridge is a thing of sonic beauty says David Vivian

[器評] 瑞典PRIMARE hi-fi+年度最佳推薦:I35 Prisma 兩聲道旗艦綜合擴大機

Primare is no stranger to the Hi-Fit Awards; in fact, last year, the company's R35 picked up our Phono Stage of the Year up to award. And the 135 integrated amplifier has been a constant recommendation since we first tested it in its basic guise. However, the modular amplifier was hiding an ace up its sleeve in the guise of its Prisma digital streaming platform.

[器評] 瑞典PRIMARE CD播放機的集體評測:來自瑞典的CD35是最後贏家!

As well as clean, minimalist design and meticulous build quality, Sweden’s Primare is all over the idea of modularity, a philosophy that invites system flexibility and, very Scandi this, internal harmony. For example, buy its flagship CD35 CD player and you can add its SM35 Prisma network player module at any point. There’s also the DD25 transport – essentially the CD35 sans DAC – to consider in a wider system context. Whichever way you cut it, all bases are covered.

[器評] 瑞典PRIMARE Sound&Vision給他五顆星!I15 Prisma 兩聲道精選綜合擴大機(帶數位串流)

Primare is a small audio component manufacturer in Sweden founded by an industrial designer from Denmark. The Malmö-based firm's quirky high-end electronics have found favor among in-the-know audiophiles for nearly thirty years. Recently, a new line of streaming-centric components was introduced that appear custom-made to broaden Primare's appeal, and if the entry-level Prisma I15 integrated amplifier/DAC ("streamplifier," as I like to call them) they've supplied us for review here is any indication, the move will succeed.

[器評] 瑞典PRIMARE A35.8 美國Stereophile權威雜誌2024最佳推薦

Back in 1999, while reviewing the Wazoo integrated amplifier from Bow Technologies, I learned that its designer and company founder, Bo Christensen, had previously founded another audio company. That's how I discovered Primare. Over the years, various products from Primare have appeared at audio shows but never grabbed my attention. In a recent EISA press presentation, however, Primare showcased an eight-channel amplifier that did, given my interest in multichannel audio. I was glad to be able to attend.

[器評] 瑞典PRIMARE A35.8 英國AV Forums推薦!Prime級別的八聲道後級

The Primare 35.8 has an unassuming profile. It’s simply a black box with an on/off switch, which is good start. But this is a glorious sounding amplifier. Movies and music are awash with fine detail, and superb imaging and depth of field. What’s more, music sources come off as almost tangible with a delightfully analogue quality for a Class D design. This is all a surprise. As a consumer, you must prepare to spend big on the best amplifiers for a dedicated home cinema room. But also remember that these are the components that will probably find a home in your AV room the longest duration. If you’re at the decision stage for purchasing eight (or sixteen) channels of unbridled power, we say don’t overlook the Primare 35.8.

[器評] 瑞典PRIMARE A35.2 兩聲道後級評測,英國人這樣說⋯⋯

Primare is a brand which has been building and designing HiFi and AV equipment for over 30 years now and in that time they have built up a well established name which when I hear it always makes me think high fidelity music systems, having heard many of them over the years at various shows and demos they have always impressed me with their beautiful minimalist design but more importantly great sound so this will be my first review of one of their products and having just used the A35.2 to review the stunning Perlisten Audio R7t speakers it powered them effortlessly but I wanted to review this amplifier with my own speakers in situ the ProAc D2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