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S150II THX Ultra2 音樂性與音響性再進化,豎立超值的新標準 Part I
在家庭劇院的領域中,提到 M&K Sound 這個喇叭品牌,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算是剛剛進入劇院世界的人,肯定曾有人跟他推薦過這個品牌。大家都知道他們是多聲道喇叭的專家,其實 M&K Sound 在立體聲音響剛普及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製作喇叭,早年還曾推出過黑膠唱片呢!
創辦人 Ken Kreisel 原本是一位錄音師,對音響也有非常有興趣,最早的時候跟朋友 Miller Jonas 合開一間音響店,生意蒸蒸日上之後,兩人決定創立屬於自己的喇叭品牌,所以在 1974 年時成立 M&K Sound 公司,而「MK」兩字就是兩人名字開頭的第一個字母。
M&K Sound 公司不單是賣售喇叭而已,還成立第一間標榜直刻技術的錄音室,推出多張直刻的黑膠唱片,其中一張還被選進了 TAS雜誌的唱片榜單,錄音效果之好自然不在話下。或許就是這樣的背景,所以 M&K Sound 生產的喇叭特別容易受到錄音室的青睞,選用 M&K 產品作為鑑聽喇叭的錄音室遍及全世界,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喬治盧卡斯的 THX公司與杜比實驗室。甚至連美國太空總署也選用 M&K Sound 喇叭用來監聽太空梭發射的聲音,運用範圍之廣,大概無人能匹敵了。
擁有這麼輝煌歷史的公司,他們的旗艦多聲道喇叭如果要改款,當然是一件十分受人注目的事情。 M&K Sound 的旗艦喇叭 S150 發表於 1995年,因為其性能優異,選擇 S150 作為鑑聽喇叭的錄音室之多,實在是族繁不及備載。直到 2011年 S150 才推出第二代,經過十六年才改款實在是很少見。那麼 S150 醞釀了十六年之久的改款,究竟改了哪些地方呢?
左右聲道前障板取消「toe-in」的設計
畢竟相隔了十六年的時間,原以為眼前的 S150 II 將會有翻天覆地的改變,沒想到開箱之後差點昏倒,看起來幾乎一樣嘛!如果在不惑之年見到高中的初戀情人,竟然長得跟當年分手時一模一樣,你不會大吃一驚嗎?還好 S150 II 並不是真的一樣,只是「看起來」很像,事實上由裡到外都改良了。
首先是箱體的設計, S150 的左、中、右三聲道的前障板都不同,不能調換三者的位置。而S150 II 取消了左右聲道前障板向內「toe-in」的設計,所以左、中、右三聲道的前障板都是平的。但是,S150 II 依然有區分左右聲道,不能放錯邊,原則是高音單體需放在內側,而中央聲道則是與右聲道共用。S150 II 外箱尺寸與第一代幾乎相同,重量也很接近,所以說改良的地方藏在箱體內部,也就是單體與分音器。
先說高音單體的部份,尺寸依然維持 1吋的絲質振膜,數量也同樣是三顆,單體的面板上還是貼了小塊的吸音棉,所以改善之處是單體本身。新版高音依然採用背導管設計,卻採用五大步驟改進聲音表現,詳情請見「重點介紹」的部份。S150II 是 M&K Sound 目前眾多產品中,「唯二」使用三顆高音陣列的喇叭, 另一樣是 2510P,它是 S150 II 的主動式版本。
依然使用單體陣列設計
我相信很多人對於高音陣列的設計方式有點疑問,難道這種方式不會讓音像凝聚不起來嗎?一點也不會! S150 II 在高音單體的面板上車出一圈淺淺的號角,並且在上下兩顆高音上面貼上兩小塊的吸音棉,就是為了修正音像的凝聚力用的。加上「Phase Focus」分音器技術,使用高音陣列的 S150 II 凝聚力聽起來並不會有任何問題。
傳統喇叭在設計的時候,著重於測量軸線上頻率響應的表現,但是 S150 II 同時注意到「離軸響應」的表現,兼具聲波的「垂直擴散」與「水平擴散」的角度,所以就算用家不是坐在皇帝位聽音樂,也一樣可以得到足夠的細節與聲音的定位感。
也就是說, M&K Sound 希望用家不管做在沙發上的哪個位置,尤其是全家人都在觀賞影片的時候,都能聽到前方有一片廣大的音場與完整的聽覺包圍感。聽起來很神奇是吧?原來「Phase Focus」分音器技術內容就包含了單體發聲的相位分析調整、頻率響應的分析調整與在實際空間中的表現測量,三種角度融合,才能讓S150 II的聲音具備豐富細節與深遠的音場。
除此之外,原廠資料也指出傳統高音單體與分音器設計的問題,以一顆 1吋的高音單體為例,低頻響應的截止點通常出現在 900Hz到 1.2kHz之間,因此分音器的分頻點就會設定在 2.7kHz到 3.6kHz左右,如果想與低音銜接得好,通常會採用二階分音以上的設計,而這多少會影響到高音的表現。不過 S150 II 要求高音單體的低頻響應必須能延伸到 1kHz以下,如此才能把分頻點壓低。再搭配三顆高音的陣列設計,達成在最大輸出之時,聽起來依舊沒有壓縮感的要求。
從細節著手,把每一個環節做到最好
除了高音單體的改良以外,中低音單體也有細部改造,不過外觀看起來跟舊版的單體還是很像。這裡顯示出 M&K Sound 獨特的理念,他們心中的改款不像其他品牌一樣,進行種種重大的改變,而是從細節著手,把每一個環節做到最好。而像 S150 II 單體矩陣是他們認為最好的設計,除非有更好的出現,否則不會輕易變動。那麼 5.25 吋中低音的改善之處有多麼細微呢?
例如說單體的振膜,這次改用含 20%礦物的聚丙稀作振膜,加入聚丙稀中的礦物成分經過仔細的挑選,而礦物與聚丙稀的比例更是斟酌再三,雖然加入礦物可以增加聚丙稀振膜的剛性,卻會減少振膜的內阻,所以 20%的比例是取得了振膜剛性與內阻的最佳平衡點。但是,這樣的「改善」從外觀上是看不出來的。另一個例子是單體的彈波,一般單體的框架會預留一個碟狀的空間給彈波使用,但是 S150 II的中低音單體並沒有。
因為它使用的彈波是「杯狀」的,就像是一個倒過來放杯子,彈波最外圍的高度比一般彈波高很多,可以提供振膜更寬廣的衝程之外,也因為彈波下面空腔比較大的關係,使音圈的散熱效果更好。這些改變一般人根本不會注意,因為通通藏在喇叭箱體內部。看完原廠的這些說明,我才發現「改太大」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有沒有改到關鍵處才是重點。
技術服務諮詢
M&K Sound台灣總代理 愷銳音響 台北總公司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2號2樓 | 電話:02-2726-1286
台中展示中心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709號 | 電話:04-2258-1918